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明德战略对话”交流活动第一程“上海经济金融战略座谈会”于31日上午在上海浦东举行靠谱配资。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在会上表示,外资企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外资企业创造上海近60%的货物进出口,40%的工业产值,1/3的税收,1/4的GDP和1/5的就业。
张忠伟表示,上海城市的品格是“开放、创新、包容”,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上海发展。
他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拥有外资企业数量达7.5万家,累计认定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达到985家,其中大中华区以上的总部占20%左右。苹果、西门子医疗都在上海设立了大中华区总部,霍尼韦尔、汉高在上海设立了亚太区总部。同时,上海目前还有外资研发中心575家,比如迅达电梯、ABB工程等都在上海设立了外资研发中心。
他还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到上海来发展能够安心、能够专注于业务。”
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张忠伟表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为上海制定的战略愿景,也是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特别是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市委金融办政策研究处处长谢善鸿表示,“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最大的特点是金融市场比较集聚、门类比较多,这和其他地方有所区别。”
他表示,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价功能在增强,比如人民币汇率的指数存贷款利率的基准价格,都在上海形成。
而在金融领域的外资开放方面,谢善鸿表示,“无论从入世以来还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宣布‘新一轮金融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开放步伐比较大。目前已经履行了入世承诺,同时外资股比、业务限制基本取消,基本和中资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他补充说,“市场开放也在逐步推进,推出了一系列和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比如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沪换通,这是一种管道式的开放。下一步从管道式开放循序渐进突破到平台式的开放,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地对外开放。”
中欧合作与中外学术交流
中欧合作与中外学术交流也是多位智库学者关心的热点话题。
美国威尔逊中心全球欧洲与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克劳斯·拉雷斯(Klaus Larres)表示,“欧洲应该扮演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角色”。
他表示,“欧盟有一些政策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做进一步的改善,以避免失去双方之间的信任。”
此外,欧洲亚洲事务研究所总裁顾爱乐(Axel Goethals)表示, “欧洲有一些成员国和其他成员国行事方式不一样,不同的成员国跟中国的关系也不一样,不同的国家处事方式不一样,总是可以找到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让中欧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坚实,从长远也是比较看好中欧之间的关系。”
关于中外学术交流,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政策与政府学院院长马克·罗泽尔(Mark Rozell)表示,他此次中国之行希望学习上海以及整个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区域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
在华留学生数量也备受学者关注。拉雷斯表示,希望看到更多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能加强全球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表示,2016-2017年,在华美国留学生数量达到最高峰,当时有2万多名,此后不断减少。
他表示:“我认为(留学生数量)还是在增长,过两年三年还会更高。现在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达成在未来的5年要欢迎5万多名美国的青少年到中国来靠谱配资,我对此比较乐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网观点